中国宏观经济理论、政策与形势
发布日期:2015-03-05浏览:1993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对象1.企业管理人员:企业董事长、总裁、CEO、总经理、副总裁、销售总监、采购总监、人力资源总监、各部门经理以及需要学习财务管理知识等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,包括国有企业、上市公司、500强企业等。
 2.政府管理人员:中央、省市县区各级政府领导及管理人员,以及各部委及政府直属机构等单位的管理人员。课程时长12 H课程大纲一、宏观经济理论背景
 1.凯恩斯主义与自由主义
 2.GDP指标本身存在的问题
 3.中国从GDP主义到科学发展
 二、GDP增长中的三驾马车
 1.消费
 2.投资
 3.出口
 三、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特征
 1.国富民穷
 1)消费比例低(数据、原因)
 2)收入差距越来越大
 3)贫富差距的根源
 4)国富民穷、贫富差距过大、社会结构失衡导致的结果
 2.投资比例过大
 3.数据描述与结果
 4.出口下降
 四、中国宏观经济总体趋势与规律
 1.改革以后的经济增长变动趋势
 2.宏观经济发展规律与预测
 3.2011年后的中国宏观经济
 五、中国宏观经济的特殊性及出路
 (一)凯恩斯主义依然是中国宏观政策主导
 1.凯恩斯主义背景:工业化和私有化、市场化。
 2.凯恩斯主义解决的主要问题---总量问题
 (二)宏观经济发展必须要以体制改革为基础
 1.对改革的误读——改革已经成为各种政策胡乱出台的借口
 2.改革的方向与标准——以谁为本以及如何推进。
 3.具体事例——房地产。
 (三)中国经济发展国外环境
 (四)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
 1.指导思想。增长方式只是表面现象,其本质和核心在于主导思想,为了改变增长方式,必须切实而明确地认知GDP主义的实质与危害,真正从社会主义原则来改变经济制度、体制、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。
 2.培育主体—国有企业。国有企业依然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,是中国劳动者利益的载体,是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,是劳动者未来发展的桥梁。
 3.打造核心产业,在与国际垄断资本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,而非跟班者、追从者。
 4.以劳动人民为主体,改善分配结构,劳动是社会主义财富之源。
 5.独立自主对外经济交往。
 
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


 
	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




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					 
				 
				